Like this article? You must log in first!

浅谈赤壁之战的经验和教训

Categories: Education | Pubby Cash Received:  10 | Click to Award

中铁十二局四公司  唐征武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然而,三国时代的赤壁之战至今被世人流传和称赞。这场战争,曹操的百万大军被孙刘的六七万军队击败,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范例,为开创魏、吴、蜀三足鼎立的局面创造了条件。所以这场战争意义非常重大,影响非常深远。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笔者再读《三国演义》,品味赤壁之战,认为曹、孙、刘三方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 一、孙刘战略决策正确,曹操决策失误 战争伊始,曹、孙、刘三方各怀心事。曹操乘官渡之战大胜威势,率百万大军南下,破襄阳,取荆州,屯兵江北,企图一举扫平江南一统天下。战略布局为先灭刘再剿孙。然而孙刘主动联合抗曹,固守地盘,使曹操错估了形势。《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P208页)记载:“曹操与众将议曰:’今刘备已投江夏,恐连东吴,是滋蔓也,当用何计破之?’荀攸曰:’我今大振兵威,遣使驰檄江东,请孙权会猎于江夏,共擒刘备,分荆州之地,永结盟好,孙权必惊疑而来降,则吾事济矣。’操从其计,一面发檄遣使赴东吴,一面计点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路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西连荆、峡,东接蕲、黄,寨棚联络三百余里”。盘算着威胁孙权来降,共巢刘备。 当下,东吴孙权的战略意图是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后夺取荆州,成就帝王之业。《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P208页)记载:“却说,江东孙权,屯兵柴桑郡,闻曹操大军至襄阳,刘琮已降,今又星夜兼道取江陵,乃集众谋士商议御守之策,鲁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士民殷富,吾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肃请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备若喜而从命,则大事可定矣’。权喜从其言,即遣鲁肃赍礼往江夏吊丧”。东吴孙权占有长江天险优势,也迫切需要刘备支持。 刘备新败之后,孤立无援。按诸葛亮隆中对规划,正欲转移矛盾,坐视曹孙大战,从中得利,再图发展。《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P208页)记载:“玄德至江夏与孔明、刘琦共议良策。孔明曰:’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有何不可’?玄德曰:’江东人物极多,必有远谋,安肯相容耶’。孔明笑曰:’今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相互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乘势以取江南可也’。玄德:’此论甚高,但如何得江东人到’。”刘备也想主动投靠孙权,以待发展机遇。 按照上述各自战略思维,三方暗地里相互联络,各自备战。曹操派使持檄文至东吴。孙权接曹使檄文后,反复思考,主战和主降争论不休,举棋不定,经鲁肃、孔明两人分别游说,诸葛亮又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孙权,鲁肃在孙刘两边联络,力排众议,促使孙权决定联刘抗曹。且周瑜又撕毁檄文,怒斩来使,决心与曹操决一死战。东吴主动向刘备请求孔明协助周瑜破曹,从而打乱了曹操的如意算盘。此时的曹操已犯兵家四大忌。一是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曹操久于南征;二是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三是驱北方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是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辑与东吴争衡。操兵犯此四忌,兵虽多必败。因此,分析曹、孙、刘三方战前战略思维和布局,可以看出,曹方决策失算,原本联孙灭刘计划落空,且又犯兵家四大忌,所以失败是必然的;曹操在赤壁大败后捶胸大哭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败”。所以说曹营首先败在采用荀攸的降孙巢刘的决策失误上。孙刘两家及时把握战机,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联合抗曹,打乱了曹操降孙巢刘计划,使降孙剿刘最终变成了曹孙对决。此时,魏吴两军剑拨驽张,箭在弦上。刘备巧妙地转移了矛盾,躲过一劫,且隐藏了自己真正目的,全力以赴协助孙权破曹,争取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孙刘两家联合抗曹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二、孙刘战术棋高一筹,曹营被动挨打 赤壁之战是双方斗智斗勇的结果,是诸葛亮和周瑜智慧的结晶。纵观赤壁之战,周瑜孔明运用战术谋略非常得当。这场战争是水战。水战是孙吴的强项,是曹军的弱项。孙刘以强攻弱是胜利关键。周瑜曾想借鉴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用许攸之谋火烧袁绍乌巢粮库经验,派兵袭曹操聚铁山粮道,并假托诸葛亮带关羽、张飞完成此项任务。后经孔明以江南小儿谣言“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戏弄周瑜,周瑜一气之下放弃。且此招当时并不可行。《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P220页)记载:“孔明笑曰:’公瑾令吾断粮道,实欲曹操杀吾耳,吾故以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候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若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曹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公瑾若去,必为所擒。今只当先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望子敬善言告公瑾为幸。”周瑜便采纳了诸葛亮建议,魏吴两家便初次水上交锋。《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P222页)记载:“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战船敞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踵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㻔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挡。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曹军败回。双方第一回合水战,暴露了各自实力。从而针对对方的特点,制定大战策略,各自抓紧备战。曹军针对自身青、徐军不习水战,荆州水军又久不操练等特点,搭立水寨,荆州水军在外,青徐水军在内,日夜操练,临阵磨枪。东吴周瑜胜一回后,闻北军大练水军,亲自偷观曹营演习现场,为北军水军将领蔡瑁、张允深懂水战之法,训练水军有方所折服,两位将领是东吴致胜的最大障碍,必先除之。分析这场战争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交战双方计谋较量。孙刘计谋高曹营一筹。 1、操使间谍计,周瑜将计就计。蒋干系周瑜发小同学,曹操两次派蒋干去东吴周瑜处当说客和探听情报,均被周瑜设计利用,为周瑜干成两件大事。第一次去,被周瑜设群英会聚酒局,席散后,两人醉卧一榻。周瑜事先把蔡瑁、张允的假私通信放在办桌上。蒋干趁周瑜醉酒,窃取蔡瑁、张允假降书而去,使曹操立斩水军将领蔡瑁、张允,为东吴除了一块心病。成为历史上的蒋干盗书笑话。第二次去东吴,周瑜又设计让蒋干与庞统接触。庞统曾向周瑜建议欲火攻,必须使战船连为一体,方能凑效。周瑜正苦脑无人献计曹操。这次蒋干过江再次被周瑜利用。庞统按周瑜要求趁机随蒋干到东吴,向曹操献上了连环计。曹操为了解决北方士兵船上颠簸呕吐问题,按庞统计谋连夜打造铁钉连接加固战船,使曹操所有战船连成一体,人马上船如履平地,为周瑜的火攻计划创造了条件。蔡瑁族弟蔡中、蔡和被曹操派来东吴当间谍,被周瑜识破后利用。蔡中、蔡和为周瑜传递假情报。 2、周瑜设苦肉计,黄盖密使传降书。周瑜孔明议定火攻计划后,苦恼无人去曹军纵火。东吴老将黄盖主动请缨, 周瑜设局将其毒打,黄盖书写诈降书,密使部下阚泽去曹军处,面向曹操献诈降书。此事通过蔡中、蔡和暗地里密报曹操情报,使曹操相信不疑。黄盖在两军交战时作为先锋引领火柴油船以投降为由冲上曹军,引爆火战。 3、孔明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为火攻创造条件。孔明设计草船借箭10万枝。大战前,周瑜设计,令孔明十天监造十万枝箭,否则军法论处。孔明利用草船借箭十万枝。一方面自我解危,另一方面解决了东吴弓箭不足的问题,也使曹操损失了很多弓箭,后悔不已。周瑜因为火攻缺乏东南风时,一度惊恐万分,当场吐血昏迷。孔明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使周瑜为之一振。并提出了巧借东南风方案。周瑜当即命人按孔明要求在南屏山搭七星坛供孔明祭风。孔明运用奇门遁甲天书按时祭来东南风,使赤壁之战火攻计划圆满完成。 分析赤壁之战不难看出,交战双方斗智斗勇,见招拆招,将计就计,既有大智慧,又有小谋略。整场战斗,孙刘谋略每一步棋都胜过曹营谋略。曹操的谋略均被东吴周瑜利用。在这场战争中曹操因计穷输得很惨。周瑜孔明做到了以谋取胜,从此名扬天下。 三、孙刘两家同心破曹,实现了双赢 赤壁大战中,孙刘两家同心破曹,既分工又协作。吴军主攻,刘军侧面断后,使曹军首尾夹击。最后全军覆灭。孔明、刘备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全力以赴配合吴军作战,实现了双赢。 1、刘备为稳固破曹同盟,不畏周瑜加害,深入江东周瑜军中慰问。东吴周瑜在大战关键时刻不忘设计暗算刘备,以除后患。周瑜在刘备安排糜竺慰劳吴军时,便请刘备来吴营一叙,暗伏刀劈手,妄想在周刘欢宴时杀害刘备。刘备出于破曹大局,率关羽至周瑜帐中赴宴。由于准备充分,预防措施到位,致使周瑜不敢下手,破坏了周瑜阴谋,稳定了两家破曹大局,刘备也赢得了面子。 2、孔明不顾个人安危居于吴营前线阵地,为周瑜破曹出谋献策。一是和鲁肃一起游说孙权周瑜破曹,陈明利弊,坚定破曹信心,谋划破曹大局;二是制定火攻计划,并运用草船借箭,为吴军筹备弓箭十万枝;三是关键时刻,搭起七星坛祭来东南风助火攻成功。 3、吴军正面奋勇杀敌,刘军配合断曹归路。赤壁大战经过双方的精心备战,如期展开。吴军主动进攻,曹军被动应战。刘军在后等待。先锋黄盖驾着火船冲向曹军诈降,把火船烧向曹军。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天。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甘宁令蔡中、蔡和引草船至曹营深处纵火,吕蒙也放火呐喊。吴军战场各路水军有序进攻射杀。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曹军被动挨打,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曹军大败而逃。孔明预先安排赵云、张飞、关羽断其归路。使溃败的曹军继续损兵折将,百万大军彻底被消灭。 4、刘军乘曹军溃败之机,孔明设计,命赵云夺取了南郡,张飞袭取了荆州,关羽袭取了襄阳。赵云又智取了桂阳。刘备夺取荆州南郡等地后,为开创魏吴蜀三足鼎立局面迈开了第一步,为进军西川打下了基础。刘备孔明实现了预期目的,是这场战争中付出最小,得到最多的最大的赢家。 四、交战三方主要人物个性强,对战争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懂兵法,善谋略,多疑,傲慢。其傲慢多疑的个性误了大事。一是听信假情报误杀蔡瑁、张允损失了得力水军将领;二是大战之前宴长江欢歌赋诗,盛气凌人,醉杀随军扬州刺史刘馥,大不吉利。吴军周瑜懂兵法,善水战,足智多谋,赤壁之战谋篇布局好,是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他最大的个人缺陷是心地狭窄,容不得智慧比他长者。他在魏吴两军交战最紧急的关头,念念不忘谋杀诸葛亮和刘备。他两次以安排公务名义暗藏杀机。一次要诸葛亮袭击曹营聚铁山粮库,妄图借曹操之手杀之。第二个是以监造十万枝弓箭名义立下军令状,妄图以军法处置。在诸葛亮借来东南风后,立马安排丁奉徐盛水陆两路捉拿诸葛亮落空。最后被诸葛亮气死。他临死时说,既生亮何生瑜。刘备仁爱。一生以仁爱著称。曾和十万难民一起逃离曹操追杀。诸葛亮神机妙算,上懂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是人间智慧的化身。在草船借箭和七星坛祭东风中充分体现了他知识渊博。在安排阻击曹操归路和夺取南郡荆州襄阳中体现了他高超的战争艺术。 结语。赤壁之战过去二千多年年了,回顾分析当时曹孙刘三家战略决策及战争谋略,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曹操仗着百万大军优势但不得天时地利,孙权得地利又有刘备相助,刘备在狭缝中生存。孙刘两家占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赤壁之战胜在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经验和教训将永载史册。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一一罗贯中著


Published from: Pennsylvania US
Liked by: H2O, Andy Tang, Evan Tang, fnfOzvSR 

Daily Deals


MECHANICSBURG WEATHER